2015-07-17 16:04:43 来源:网络 点击:
很想将自己的一些经验之类的与后面的同学分享, 也算在一定程度上尽力回报丁香园给予的帮助。 希望我的帖子能给大家起到一些提示作用。 当然, 对于已经很有经验的前辈们来说, 我的经验也许是微不足道的, 那就只当是一种交流吧。
在我读博期间, 老板就明确表态, 必须发表 SCI 论文才能毕业。 所以当完成博士课题后, 我硬着头皮用了将近 3 个月的时间, 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篇论文。
写论文之前, 还是在丁香园上看了很多写作经验的帖子, 所以从一开始, 我就是全英文的写作。 因为是第一次写, 几乎所有句子我都要看别人的文章怎么表达的, 再套进去自己的内容。
这种写作方式很费时间, 但很能锻炼人, 出来的初稿也挺象样子。 至于文章的写作顺序, 我听从师兄的建议, 先把结果包括图表和说明写好, 再写材料部分, 然后是前言和讨论, 最后才是摘要。
记得初稿交给老板若干次, 他前几次都几乎没有时间看, 完全交给一个所谓的二导。 我按照二导的意见至少修改了 3 次左右, 老板才终于抽出一点时间看了我的结果部分, 给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只针对结果部分)。
再修改后交给老板, 他又稍微看了摘要和前言, 记得他问: 这是你自己写的吗? 我说是。 他说了一句: 写得还挺地道的嘛! 想想又问: 你是怎么写的?模仿别人的句子多吗? 我老实回答: 绝大部分句子都是参考了别人文章的。
老板估计有点担心, 让一个工作人员把我的稿子拿去查重复率, 结果重复率是 6%。 他很满意, 我也终于觉得得到了他的一点肯定, 很开心。 接下来, 又经历了若干次修改, 主要是摘要前言和结果部分的修改(自始至终老板没看我的材料部分和讨论部分,更不用说参考文献), 终于可以进入投稿流程了。
我们课题做的是干细胞的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 第一个杂志选的是干细胞方面的杂志。 我对自己的课题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自我感觉内容完整, 也有一定的创新性。 所以投这个 4 点多分的杂志, 觉得还是有点希望的。 可是一周以后直接拒稿, 我还是很伤心的。
第二个杂志, 我选了一个 3。4 分的免疫学杂志, 一个月之后, 大修意见回来了。 2 个审稿人一共提了 14 个问题。 第 1 个审稿人提了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 其中比较有难度的是让我们在讨论部分多结合同类研究的结果, 还有针对我们的一个结果提出疑问, 因为我们做的例数比较少, 他就问这么少的例数如何得出确定结论?
第 2 个审稿人显得更为严谨, 以探讨的口气问了实验的一些细节问题。 2 个审稿人都没提出补实验的要求。 当时课题组成员讨论认为没有要求补充实验, 却还是给了 3 个月的修改时间, 觉得接收的可能性很大。
经过认真修改文章, 在讨论部分加入了较多的参考文献, 甚至听从前辈的意见加入了 2 篇该杂志的参考文献。 在讨论的最后, 就我们实验例数少的缺陷做了自我检讨和补充说明。 针对第 2 个审稿人的意见, 查阅了很多文献, 诚恳地进行解答。 修改稿提交后, 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觉得最多再小修 1 到 2 次, 应该就行了。
就是以这样的心态, 我迎接了第 1 次的重大打击。 编辑的回复, 居然是拒稿, 理由是: 文章达不到杂志的标准! 我那个伤心啊! 老板也很无语。 经历了若干天的低潮期, 我打起精神准备投第 3 个杂志。 就在这时, 一位前辈主动关心我的投稿情况, 我跟他说了这事。
他说这样的情况很少见, 即使拒稿也应该有详细说明才对。 他建议我不要轻易放弃, 应主动写信给编辑询问原因。 于是我给编辑写了一封信, 言辞恳切, 主要是说编辑的来信让我很迷惑, 自己感觉第二稿比第一稿好很多,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又很谦虚地承认自己的文章有很多不足, 但还是希望编辑再次考虑, 即使拒稿, 也请求能给一些修改建议之类的。
信件发出后第 2 天, 编辑就回复了。 向我们道歉, 说流程出了错, 并表示将尽快将我们的稿件送审。 真是峰回路转啊, 我很庆幸自己主动写了这封信, 眼前的路又充满希望了。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固有思维有问题,总觉得既然编辑部犯了错误,又那么诚恳地向我们道歉了,后面的发展应该会顺利。可谁能知道呢?在安心地等待了一周之后,编辑部的回复来了。第 2 位外审编辑表示他的问题都得到了解答。可是第 1 位编辑居然又提出了 6 个问题!
重点是他的最后一个问题直接提出要我们补充实验( repeat the experiment to statistically validate the assertion of the data)。我看着这回信觉得天昏地暗。实验是没办法补了,分选试剂已用完,我也不能再花几个月时间重新进实验室。老板和二导都觉得,这杂志是不想要我们的文章了,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只要我们不补实验,估计就会据稿的。
二导甚至直接建议我考虑下一个杂志。我消沉了好久,一直想不清楚该怎么回复才好。说实话,我们的实验例数确实少了点,说服力不够。虽然我在文章最后有提到研究的缺陷,但编辑要求补充实验也算合情合理。只是他在一审时并没有这样明确要求我们补实验,反正在我们都认为一切都会顺利的二审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又一次沉重打击了我们的信心。
过了 2 个多星期,我决定接受现实,做两手准备,一边给编辑部回信,一边按第 3 个杂志的稿约修改文章准备重新投稿。在给编辑的回信中,我详细解答了他的所有问题,即使是和之前第 2 位编辑有重复的问题,我也重新细致地给予回答。至于补充实验的要求,我首先承认实验例数偏少,补实验很有必要。
但由于实验本身的复杂性和实验室条件的有限性无法在短期内补充实验(就只用了这一句话来回答为什么不能补实验,自己也觉得很牵强,但这确实是事实,感觉狡辩也无益)。
然后又诚恳地表示还是很希望编辑能考虑我们的文章,即使这一次不能接收,也希望能在我们有条件补充实验后再给我们一次投稿的机会(这是二导要求我写的,他当时说这样写会让编辑觉得对我们不好意思,有点出气的意味,但后来的事情说明,也许正是我们这样的表达让编辑部觉得我们很有诚意,无从考证)。
这封信寄出以后,我是几乎不抱希望的,专心地准备第 3 个杂志的投稿。2 天后,我一早醒来,看到邮箱提醒,信件题目是:Decision, Accept ******,赶快爬起来开电脑。多么让人激动的时刻啊!我的文章居然被接收了!五味杂陈,非言语能形容。
外国人的思维是有多怪啊,总是在我们满怀希望时狠狠打击,又在我们决定放弃时给予惊喜。总之,文章最后被接收了。我们对这个结果都非常满意,这是一个专业性的免疫学期刊,2012 年影响因子 3.4,2007-2012 以每年 0.1 分的幅度稳定增长。对我来说,人生第 1 篇 SCI 能发表在这样的杂志上,觉得很庆幸。
总结来说,虽然一开始觉得外国人的思维方式难以理解,但仔细回顾这 4 个月的投稿经历,还是发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分享。
1、研究内容很重要。我虽是第 1 次写 SCI 论文,但早在课题开始之前,老板就要求不断查阅相关领域的大牛文章。课题设计之初,成员反复开会讨论,大体的框架尽量参考相似研究,内容上从现象到机理做到完整、有理有据。这是文章得以成型并有一定质量的基础。
2、第一次写英文文章,应多参考别人的表达方式。不要怕麻烦,每个没有把握的句子多参考不同的表达方式,选出最能表达自己想法的。这样出来的文章,至少在表达上,会比较“地道”。久而久之,这些句子就会变成自己的。我在后面修改文章时,就基本能做到用自己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3、与编辑沟通的过程中,应诚恳谦虚。或许因为是第一次,我在整个投稿过程中完全实事求是,没有也不懂得使用任何小伎俩。此外,态度要平和,在感觉遭遇不公时不要带着怒气,即使觉得没有希望时也要做尽量完美收场。当然,谦虚平和不意味着低声下气,该质疑的还是要明确提出,但不要生气。
其实编辑提出的问题还是很专业,即使是一些在研究过程中大家公认的事实,还是抱着科研交流的态度认真回答。个人认为在文章投稿的整个过程中,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我的投稿过程中,几次化险为夷,应该都与态度有关。
4、请坚持再坚持,不要轻易放弃,主动争取一切可能的机会。仔细想来,其实国外的编辑挺人性化的,只要是合理的请求,只要是实事求是的诚恳的回答,他们就会接受,就会给予机会。这些机会,对我们这样第一次发 SCI 的人来说,是多大的鼓励啊!所以,坚持吧,同学们!生活不会辜负坚持梦想的人们(套用“后会无期”的观后感,哈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