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5800997

林少华:翻译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

2015-06-05 14:32:25   来源:网络    点击:


 

上周六,村上春树最新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唱会在广州方所书店举行。村上春树代表译者林少华和听众分享了他翻译村上春树作品的经验和体会。翻译家林青华、作家麦小麦、唱作人涂议嘉也到场就新书与读者进行互动。《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包含7个短篇小说,由6位译者分工合作完成,大体可以品出六种味道。但是,林少华认为:“六种味道都不是100%的村上春树。100%的村上春树,这个世界上哪儿都不存在。”

翻译只能无限接近原文

林少华翻译了42本村上春树的作品,在他看来,文学翻译属于艺术活动,必然会有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其中。翻译只能处于向原作文体无限接近的过程,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终点就像《挪威的森林》中那个萤火虫光点一样无法触及。退一步说,翻译只能是原作者文体和译者文体妥协、融合的产物。”他还借用了林语堂的一个比喻:“翻译就像给女人的大腿穿上丝袜。译者给原作穿上黄袜子、红袜子,那袜子的薄厚颜色,就是译者的文体,译者的风格。”

村上春树本人也是译者,他曾在翻译雷蒙德·卡佛时说,尽管我千方百计使之成为标准翻译,但我的卡佛在结果上还是带有我的倾向性。林少华借用村上谈翻译的观点:一个个翻译家必然使得“文本固有的滋味”发生改变。在这个意义上,在译本中追求百分之百“原汁原味”,不仅客观上不可能,而且主观上或潜意识里还可能多少有仰视外语文本的心理。

网络语言的冲击让林少华担心语言正逐渐失去严肃性、经典性和殿堂性,而村上的作品却恰恰相反,开始显露出经典化倾向,进而能够不断攻城略地,吸引广泛的读者群。“这样的语言或文体,其本身即可叩击读者的审美穴位、心灵穴位,而不屑于依赖故事性。”林少华说。

对近年文学翻译实践及批评的担忧
   林少华强调,文学翻译必须是文学——翻译文学;而文学都是艺术——语言艺术;艺术需要创造性,因此,文学翻译也需要创造性。他认为翻译可以分三种:亦步亦趋、貌似“忠实”的工匠型,中规中矩、刻意求工的学者型,以及惟妙惟肖、意在传神的才子型。林少华看来,时下比比皆是的工匠型翻译,严格来说已经不是文学翻译,更不是翻译文学。

他还同时表达了对近年来不少文学翻译实践及批评的担忧。他认为,当下不少翻译研究者和翻译课老师,一方面热衷于用各种高深莫测的西方翻译理论术语;另一方面却对作为服务对象本应精耕细作的翻译领地不屑一顾。“在如此风气和评价体系之下,原本为数不多的翻译高手渐渐无心恋战,而补充进来的生力军又往往勇气与魄力有余而审美积淀不足。批评者也大多计较一词一句的正误得失而忽略语言风格和整体审美效果的传达。”著名翻译家杨武能也曾提到,“如果没有了文学性,没有了文学的美质,文学翻译就不成其为文学翻译。”
    本文是北京环球语翼人员转载网站信息整理发布。
 

本站内容均网络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来电我们将及时处理!
标签:林少华 终点